精细化处理能力
无损脱芒:通过可调节的转速和柔性脱芒结构(如橡胶辊或气流设计),在去除芒刺的同时避免籽粒机械损伤,保障实验样本的完整性。
小批量适配:100g 级处理量契合实验室育种早期世代(如 F2-F4 代)或突变体库材料的处理需求,减少样本浪费。
标准化操作
内置时间/强度控制模块,确保实验条件可重复,为谷物品质对比研究(如不同氮肥处理下芒长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性)提供一致性基础。
作物遗传与育种研究
芒性状基因研究:脱芒后便于精确测量芒相关表型(如残留芒基长度),辅助 QTL 定位或基因编辑效果验证。
种子活力分析:消除芒对吸水率、发芽均匀性的干扰(例如芒易导致种子堆透气性差异),提升萌发实验数据可靠性。
谷物加工学优化
加工损伤机理:通过对比脱芒/未脱芒样本在碾米机中的破碎率,量化芒刺对加工设备的磨损贡献率。
工艺参数建模:脱芒后谷物流动性改善数据可为离散元仿真(顿贰惭)提供输入参数,优化分选设备设计。
食品科学领域
芒刺可能含有的酚类物质会影响食味值检测,脱芒后可更准确分析籽粒本身的风味物质组成。
种子生产端
商品种子标准化:芒刺易导致播种机堵塞(尤其气吸式精量播种机),TDS-100 可为小规模原种脱芒提供中试设备,验证脱芒对播种效率的影响。
种子包衣兼容性:脱芒后种子表面接触面积增加,有助于评估新型包衣剂的附着均匀性。
加工设备配套
作为预处理模块集成到实验室级加工线(如小型砻谷-碾米联用系统),帮助公司在扩大生产前验证工艺可行性。
跨作物适配
通过更换模块(如调整辊间距或气流强度),可扩展至大麦(长芒)、藜麦(短芒)等作物,推动小众谷物研究。
智能化升级接口
预留的传感器接口可加装光学分选模块,实现脱芒-缺陷籽粒同步检测,符合智慧农业设备微型化趋势。
降低研发成本:传统脱芒依赖人工(20-30 分钟/100g),TDS-100 可将效率提升至 1-2 分钟/批次,加速研发周期。
环保价值:收集的芒刺可作为生物质材料(如纤维素提取)研究的副产物,契合循环农业理念。
TDS-100 的价值链从基础科研(表型-基因型关联)延伸至产业痛点解决(播种流畅性、加工能耗),其核心在于通过微尺度处理能力的标准化,补了实验室与规模化生产之间的技术断层。未来若结合表型组学平台或 AI 育种体系,有望成为作物全链条研发的关键节点设备。